油潤合春筍

時近初夏,也是竹筍上市的季節。竹筍是禾本科植物的地下莖,在臺灣,可供食用的品種繁多。竹筍食用很依時令,由造字依「旬」可知。竹筍在土裡未出土時方可食用,一旦出土則已是木質化,物性上象徵對土氣的升發有很強的助力。雖然時令上以竹筍入菜很常見,但是對脾胃較弱的人來說,竹筍所謂加速腸胃蠕動的效果,反而容易造成不適。同理,竹筍也不適合空腹、單獨食用。竹筍的料理方法很多,我比較推薦透過與較多油脂的豬肉同煮,令油脂煨入竹筍,還復竹筍大量的津液,可以緩解升發太過的傾向。而一般來說,油脂含量較多的食材可能化消較慢,透過竹筍相佐,也有利於化消與吸收。臺灣傳統料理中常見豬蹄或三層肉與竹筍同滷,很是對味,其中自然含有物性上的意義。或者一般常見涼拌竹筍佐以大量蛋黃醬,這也是一道兼具風味與物性平衡的好作法。

唯竹筍是食用地下部位,入土較深,與其他根莖類作物相同,對種植環境農藥使用的殘留,需多加留意。對地下部位來說,農藥直接浸入土中,被植物組織吸收,怎麼洗也洗不掉。近年來網路反復流傳綠竹筍常用劇毒農藥,姑不論真假,挑選安全、安心種植的作物來源,總是無錯。畢竟人工化合物質並非天然,本來就難言安全。


★★★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,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。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、散布、傳輸著作,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,亦不得修改該著作。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。★★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