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加工必也正名

醃漬、發酵,都是古來既有的食品加工辦法。但是近年來透過人工化合物質,或是強酸、強鹼、極高溫等非天然辦法進行的食品加工製程也加入後,混為一談,堂而皇之的「合法」上了你我的餐桌,而你我卻渾然不知。材料力學有所謂應力殘留,指的是材料經常受到微不足道的外力打擊,在微觀上即會對材料造成損傷。而破壞力道在累積到一定程度,所謂降伏點後,即會對材料產生巨觀上明顯可見、不可逆的破壞。許多人可能都曾有過碗盤只是輕輕一碰,甚至只是清洗之中的接觸,就突然破損的經驗,即是這個道理。對人體的研究,經常提到「只吃一點沒關係」、「藥物很快就會排出體外」等語,來解釋人工化合物質對人體安全。但是對經年累月的長期接觸所產生的影響累積,如同「應力殘留」一般的效應,卻缺乏深入研究。物理學也有所謂共振效應,微小的力道如果配合適當的振動頻率,照樣可以推動巨大質量的物體。

人工化合物質就算攝取量都在致死量以下,但長久下的影響,一樣無人能保證安全。近代醫學由微觀層面建立,但是在微觀層面的觀察卻明顯不足。在此狀態下,對於醫或藥的研究,實在難以周全。更何況諸多人工化合物質大量產生,人們對於其交互產生的「雞尾酒效應」同樣缺乏認識。食品加工只有回歸古法,避免人工化合物質介入,對於中醫以及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說,才是真正的保險與安全。


★★★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,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。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、散布、傳輸著作,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,亦不得修改該著作。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。★★★